
近年来,宁波深耕红色爱情文化。通过数字化强化、全民科普、优质服务三个主要步骤,不断凝聚无偿献血文化意识,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构筑起坚强的血液保障线,让“热血奉献”成为城市文明的独特底蕴。
数字化赋能,打造献血服务“智慧闭环”
宁波推进“捐赠一件事”信息系统建设。创新“团体预约”模式,通过精准招募、扫码预约、时间采集、分段、团队管理、在线发放纪念品、智能回访等功能,打造“预约-确认-提醒-反馈”的全流程闭环管理系统。基于团队规模和献血车承载能力的动态血液分配算法thm用于实现人、财、物的“削峰填谷”优化。自2024年6月试点以来,截至2025年9月底,已组织全流程闭环献血活动962场,累计预约人数45045人,成功采血36630人,提高了集团配置资源利用率。
开发智慧献血服务系统。采用先进的技术路线,开发了献血服务全流程智能化系统,实现了献血预约、定时采血、团队和个人献血者精准管理、旅费补贴在线支付、智能回访等功能。
创新“三例外”的数字化应用。结合公共交通、文化旅游、医疗医疗三大领域数据,2022年,宁波率先启动“一带一路”倡议在全国范围内扫描“献血献血”码即可享受“三免”优惠。省级“荣誉证书”获得者只需在宁波“浙办”APP中扫描“无偿献血”码即可享受“三免”待遇。这一宁波经验已推广至舟山、嘉兴等地。自2022年1月试运行以来,至2025年6月,“献血优惠”码已服务献血者289.43万余人次,排除3次,减少费用943.34万余元。
科普先行,夯实无偿献血文化根基
宁波着力打造多元化的科学人群平台,让科学献血理念深入人心。 2020年11月落成的宁波市无偿献血科普教育基地,是宁波首个以无偿献血为主题的科普教育基地。总面积836平方米,将“互联网+”思维与图文科普、VR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融为一体。自2021年3月正常启用以来,该基地已成为促进血文化展示、传播和传承的有效平台。
宁波无偿献血科普教育基地
11月4日,在杭州高校无偿献血感恩月暨“闪闪红——全国无偿献血者杰出事迹浙江行”活动期间,由浙江省血液中心主办、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我的血藏在星辰大海:科普献血指南》正式发布。本书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案例,讲解血液的奥秘,消除认知误区,用年轻人想听、想看的方式介绍信息。引导他们参与捐赠,做出科学贡献无偿献血的理念深入人心。
《我的血藏在星辰大海:献血科普指南》正式发布
服务升级打造城市公益暖窗
宁波将继续完善献血服务网络,率先实现各区县市献血站全覆盖。 16家献血站建成了覆盖城乡的固定服务网络,让公民献血更加便捷。其中,位于天一广场2号门的天一献血站以其优质的环境和人道服务荣获“2023年全国最佳献血中心”称号。经过近期的升级,舒适度和智能化水平都得到了提升。
房屋内功能区域划分明确,可满足单日100多人的献血需求。时间自助体检区实现全程自动化,初筛区配备综合综合检查智能工作站,效率显着提升。配备采血区的智能采血椅具有多位置动力调节、座椅加热、一键呼叫、无线充电、视听娱乐等功能,在每个细节上大大提高了献血者的舒适度和参与度。
在宁波,像卢彩芬这样的“热血榜样”还有很多。 20年来,他累计献血7300毫升,志愿服务时间超过3000小时。他以“捐赠者+志愿者”的双重身份,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激励了很多人参与到这项事业中。
卢彩芬参加天一无偿献血中心志愿服务
“我喜欢现在的‘双重身份’。”卢彩芬说。
(中国日报Z合江记者站:陈晔)
WS691312E2A310CECA48B7C408
https://zj.chinadaily.com.cn/a/202511/11/ws691312e2a310ceca48b7c408.html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归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禁止转载和使用。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