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5日,2025年中国钢结构大会智能建造技术观摩会在中建二局承建的南宁吴圩国际机场T3航站楼二标段召开。 200余名钢结构行业专家在现场观摩了国内大型机场的钢结构智能建造技术。本次活动由中国钢结构协会主办,中建二局安装公司承办。
据了解,作为国家“十四五”重点工程,南宁吴圩国际机场T3航站楼二标段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总建筑面积约30.5万平方米。其中,金属屋面面积约13.4万平方米,工程钢结构用钢量2.5万吨,其中近生产 80,000 根棒材和 12,000 多个焊球。目前,该项目主体钢结构已全部困住,金属屋面板已铺设。
为全面展示该项目智能建造新技术、新工艺,中建二局安装公司设置了金属屋面、钢结构智能建造技术、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重点现场示范区。现场通过场景化的形式,重点展示钢屋面安装吊装施工技术整体提升、金属建造技术等关键技术,以及钢结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建造平台、金属智能数字化建造平台、BIM智能建造技术、智能焊接机器人、无人塔吊等应用。
在钢结构施工阶段,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针对钢结构工程规模大、结构形式复杂、超高空作业等特点,项目团队突破技术壁垒,实现钢结构施工,采用数字化构件链接工艺。 “为确保千吨钢屋面吊装就位,该项目应用BIM技术进行施工指导,对整个吊装过程进行三维建模,对不同部位的受力进行分析,对施工参数进行动态优化,保证了大吨钢吊装的效率和质量。”中建二局安装公司南宁五旭国际机械 据T3航站楼招标二标段钢结构总工程师董力介绍,项目部还将“钢结构”技术融入到与钢屋面相连的74根钢柱中,以减少维护成本并实现“暴露”实用与美观的升级。
南宁吴圩国际机场T3航站楼第二标段的设计理念取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壮族百鸟服饰的故事,表明“百鸟神装”以飘逸的丝绸、绚丽的锦缎演绎。据中建二局安装公司南宁吴圩国际机场T3航站楼二标段金属屋面工程总工程师郑新龙介绍,美丽巨型的“鸟神衣”将用13.4万平方米的金属屋面框架起来,相当于约19个足球场。从高处看,航站楼二标段的金属屋面不仅“装扮得华丽”,还通过了最高级别的抗风测试。完成后可以承受17级台风。秘密在于金属屋顶的智能构造。
郑新龙介绍,航站楼二标段金属屋面采用镀锌镁钢屋面系统,包括檩条支撑系统、排水沟主题、岩棉保温系统、铝板装饰系统等9层结构,共同构筑起坚固的防水屏障。在金属屋面施工阶段,项目采用BIM进行深度设计模型,利用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和精确定位,保证构件数据准确,并利用金属屋面平台控制细节,完成项目模型的建立。科技助力项目顺利、精准建设。为保证工程的防水、气密性能,玻璃棉、岩棉、防水卷材同时施工,增加整体屋面系统的稳定性保证金属屋面的防水、气密、防风性能。
在智能建造方面,项目还运用钢结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平台、BIM技术、金属屋面数字化建造平台等数字化技术,实现从规划、设计、施工到运维的全链条数字化项目管控。同时,将绿色施工理念贯穿于整个项目,为绿色施工提供了参考范例。
据悉,南宁吴圩国际机场T3航站楼项目建成后,旅客保障总量将达到5000万人次,将极大提高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旅客保障能力,进一步完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这对于南宁国际机场的综合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提升交通运输效率,推动广西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走廊,深化中国—东盟互联互通。 (周双双、袁乐辰供图)
以上内容为宣传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消费建议。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归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禁止转载和使用。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
[email protected]